电大中专-中药制剂学(1)
1.下列给药方式起效最快的是()
A.鼻黏膜给药
B.口服固体制剂
C.静脉注射给药
D.皮下注射给药
E.肌内注射给药
2.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即()
A.中药制剂学
B.中药调剂学
C.中药药剂新技术
D.中药药剂新剂型
E.中药药剂学
3.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称为( )。
A.制剂
B.炮制
C.剂型
D.中成药
E.中药材
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法( )。
A.按服用方法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按给药途径分类
D.综合分类法
E.按制法分类
5.不属于中药剂型选择“五方便”内容的是( )。
A.方便质量控制
B.方便服用
C.方便携带
D.方便贮存
E.方便生产
6.下列不属于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途径的是()
A.原药材和辅料
B.操作人员
C.制药设备
D.包装材料
E.天气情况
7.易氧化的药物是()
A.酯类药物
B.具有酚羟基的药物
C.苷类药物
D.中药的干浸膏
E.多肽类药物
8.下列不属于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途径的是( )。
A.原药材和辅料
B.操作人员
C.制药设备
D.包装材料
E.天气情况
9.易氧化的药物是( )。
A.酯类药物
B.具有酚羟基的药物
C.苷类药物
D.中药的干浸膏
E.多肽类药物
10.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是( )。
A.避光
B.驱逐氧气
C.加入抗氧剂
D.加入表面活性剂
E.制成干燥的固体
11.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A.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B.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C.溶液散与煮散
D.吹散与内服散
E.内服散和外用散
12.可选择做成散剂的药物是()
A.易吸湿或氧化变质的药物
B.刺激性大的药物
C.腐蚀性强的药物
D.含低共熔组分的药物
E.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物
13.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
A.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B.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C.溶液散与煮散
D.吹散与内服散
E.内服散和外用散
14.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贮藏条件为( )。
A.密封
B.避光密封
C.密闭
D.置阴凉处
E.30℃以下密封
15.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16.下列浸出制剂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是()
A.杞菊地黄口服液
B.金银花糖浆
C.益母草膏
D.舒筋活络酒
E.颠茄浸膏
17.下列属于含糖浸出剂型的是()
A.浸膏剂
B.煎膏剂
C.汤剂
D.合剂
E.流浸膏剂
18.合剂若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蔗糖量以g/ml计,含糖量一般不高于( )。
A.50%
B.40%
C.30%
D.20%
E.10%
19.煎膏剂收膏时加入炼糖或炼蜜,其量应为( )。
A.清膏量的1倍以下
B.清膏量的2倍以下
C.清膏量的3倍以下
D.清膏量的4倍以下
E.清膏量的5倍以下
20.下列浸出制剂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是( )。
A.杞菊地黄口服液
B.金银花糖浆
C.益母草膏
D.舒筋活络酒
E.颠茄浸膏
21.下列关于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以水为溶剂的中药流浸膏,也可用煎煮法制备
B.浸膏剂的制备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可采用回流法或浸渍法
C.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
D.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等调整含量
E.流浸膏每1g相当于原饮片2~5g
22.不属于茶剂特点的是( )。
A.体积小
B.用量少
C.便于携带
D.服用方便
E.滋补性饮片可制成袋泡茶
23.不适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A.毒性药物
B.难溶性药物
C.不稳定的药物
D.易成盐的药物
E.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24.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单甘油酯
B.苯扎溴铵
C.硫酸化蓖麻油
D.肥皂类
E.卵磷脂
2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
B.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
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
D.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E.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关键字Tags:电大 大中 中专 中药 制剂
电大中专-中药制剂学(1)网址:http://www.crtvu.net.cn/html/zsxx/clxz/tiku/7336.html